近日,佛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评出一批“功夫传天下 英才聚佛山”突出贡献高技能人才。一起走进陶艺类高技能人才李义鹏的工作室,了解这位陶艺大师的“孜孜陶艺路”。
孜孜求学路 与陶瓷结下不解之缘
李义鹏,广东省陶瓷艺术大师,高级工艺美术师,高级技师,佛山市突出贡献高技能人才,设佛山市技能大师工作室,先后创作《闲情济公》《禅宗悟道》《一袋宽容》《诗仙李白》《携琴邀月》《得大自在》等作品,在多个国家级、省市级工艺美术比赛、大型展会评选中多次获奖,并主持参与国内外多项有影响力的大型工程制作和安装,深受社会各界好评。
走进李义鹏美术工作室,各类佛像、古代文人雅士的陶瓷作品齐整排列在木架上。流畅细腻的毛发衣纹、生动传神的五官体态,诞生自李义鹏手中的作品仿佛被注满了生命力,给观赏者独特的美感和审美愉悦。
李义鹏从小喜欢写写画画,读书时期已显露美术天赋。1986年,李义鹏考入南海师范美术班,毕业后进入新石湾美术陶瓷厂,如今从事陶瓷行业已经34年。谈到入行原因,李义鹏表示受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庄稼熏陶,小时候看到各式憨态可掬、色彩鲜艳的石湾陶塑公仔,很早就激发了学习制作石湾陶瓷的信念。
李义鹏被评为“功夫传天下 英才聚佛山”突出贡献高技能人才
李义鹏陶塑作品取材广泛,作品题材以观音、佛像等为主,以及古代文人雅士和动物。他曾先后跟随大师庄稼、黄松坚学习石湾陶艺,擅长人物塑造,在继承传统艺术基础上兼容并蓄,吸取各家所长,形成个人特色,表现手法不拘一格。
“现在城市人生活压力很大,下班回到家看到一尊笑佛,心中觉得很舒服,可以净化心灵。”对于李义鹏来说,创作佛像陶瓷对李义鹏不仅仅是工作,还是一种修行。李义鹏认为,塑造佛像陶瓷给人快乐,淡化精神上的欲望,远离骄躁。
除了人物陶瓷,李义鹏还主持参与大型工程制作和安装,番禺宝墨园的《三国演义》主题壁画是其代表作之一。壁画主要表现了《桃园结义》《舌战群儒》《官渡之战》《三英战吕布》四个中心内容,以一百多个小故事围绕四大内容展开,总面积接近100平方米,整体画面大,人物多。
“因为壁画由砖块构成,每一块砖都是拼制的,为了保证连贯性,如果有一块破了或者烧裂了,就要从头去做。”李义鹏介绍,创作过程中,他和团队成员认真探讨画面高度、厚度、人物的神情、造型色彩等方面内容,最终历时半年完成这件大型人物高浮雕作品。壁画成品极具观赏性和艺术性,让许多前往参观的游客都为之震撼。
“吃透”古人物 以技艺赋予陶艺生命力
求学经历,让李义鹏在学习陶艺技法的同时,还养成了读书的好习惯。“要多读书,尤其是古文学的书籍,‘吃透’人物才能表现出他的内心世界。”李义鹏为了更细致地刻画人物面相,创作出让自己心满意足的陶瓷作品,喜欢到访各地佛寺,深入研究各朝代佛教艺术造像,搜集创作灵感。
一次,李义鹏为了创作笑佛,翻阅了很多古代佛像书籍资料,并前往韶关的南华寺实地观察佛像的神态。因痴迷于观察佛像,李义鹏曾因此闹出了“笑话”。当天,他一早来到寺庙,一直徘徊至傍晚。当时寺内的和尚见此情景,就问李义鹏是不是想来庙里拜师出家,他连忙解释自己是艺术创作者,只为做一尊与众不同的佛像。这尊佛像作品就是后来的《一袋宽容》,作品一经推出便获得了国家、省市多项金银奖。
李义鹏在观察自己的的作品
值得一提的是,李义鹏结合自己的积累与理解,把石湾贴塑技法融入作品创作中,综合运用“搓”“贴”“捺”“雕”几种技法,在作品造型方面谋求更大的突破,并接连创作了《莲生吉祥》《禅宗悟道》《紫气洋洋》《茶韵悠然》等优秀作品,广受好评。
如作品《紫气洋洋》,老子手捧如意骑牛出关,童子相伴前行,衣服采用石湾陶瓷特有的影青迫裂釉,造型古朴、飘逸。手法方面运用了石湾的胎毛技法,牛身上的牛毛借助专用工具制作,呈现牛毛精致质感,栩栩如生。
石湾制陶已有5000年的历史,涌现和培养了一批陶瓷工艺美术大师。今年9月,佛山市李义鹏技能大师工作室正式揭牌,传授陶艺也有了新的平台。他表示,将继续依托工作室、院校开展授课培训,发掘青少年陶艺人才。同时促进产学研跨界结合、多元创新,探寻佛山非遗产品与陶瓷产品的相互融合与文创跨界合作。
李义鹏正是佛山陶艺人的一个代表。近年来,越来越多像李义鹏的陶艺人不断涌现。据佛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相关负责人介绍。近年来,佛山市政府高度重视文化艺术工作,并推动陶瓷艺术人才队伍不断壮大。今年5月5日,《佛山美陶湾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发展扶持办法》正式印发实施,为佛山首个文化产业集聚区扶持办法。美陶湾将从引培人才、创业服务、陶文化研究等六大方面给予扶持奖励,最高补贴高达400万元。